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东北三省十年少了一个哈尔滨

日期:2025年04月20日 09:2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佚名

人口压力,再度笼罩整个东北。

随着4月16日黑龙江统计公报出炉,2024年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变动情况全部揭晓——黑龙江、辽宁、吉林各减少33万人、27万人、22.1万人,合计减量超80万人。

除人口集体负增长外,另一个摆在眼前的事实是,2023年短暂出现的人口回流现象也戛然而止。辽宁、吉林在经历2023年短暂的人口净流入后,2024年再度出现人口净流出,黑龙江则暂未公布具体变动数据。

东北人口负增长由来已久。2015—2024年十年间,东北三省人口合计缩减超1100万人,相当于少了一个“哈尔滨”的人口规模。

随着全国人口大盘见顶,负增长已不只是东北面临的问题。截至目前,除宁夏外,其余30个省份均已公布2024年人口数据,其中,零增长及负增长省份达到22个。

而在人口不断向中心城市集聚的大趋势下,“东北F4”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能否引领东北走出人口困局?

十年减少千万人口
即使有“讨好型市格”哈尔滨的流量加持,黑龙江仍未走出人口负增长的困境。2024年,黑龙江常住人口减少33万人,减少规模仅次于山东(-42.8万人)。

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其中机械增长为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的差值。黑龙江并未公布最新人口具体变动情况,但从辽宁、吉林的人口数据看,一度让东北振奋的人口回流并没有延续下去。

回顾2023年,吉林、辽宁曾出现过短暂人口回流,人口净流入分别达到4.3万人、8.6万人。不过到2024年,吉林、辽宁人口机械增长再次转负,分别净流出10.8万人、4.9万人。

若拉长时间线来看,2011年东北三省就先全国一步迎来人口拐点,常住人口由增转降。

根据三省统计年鉴,2011年,黑龙江、吉林常住人口急转直下,分别减少51万人、21.3万人。辽宁的情况稍好一些,但也只是以仅1万人的增量,堪堪保住人口增长。当年,东北三省合计减少71.3万人。

自此,东北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人口负增长。过去十年间,东北三省人口合计缩减超1100万人,体量比东北人口最多的城市哈尔滨(常住人口已跌下千万)还要大。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向城市进化论谈到,东北率先出现人口负增长,是人口结构和经济变迁的叠加影响。

在陈耀看来,“东北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对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得较好,导致人口自然增长要比全国更早一点进入负增长的拐点。”

以数据为证,辽宁2011年就出现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哈尔滨和吉林的情况相对好一些,但整体来看,整个东北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也开始转负,比全国提早了7年。

“这个时间节点,正好是我国宣布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这也代表着,东北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结束了。”陈耀强调,东北人口变化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2003年到2013年,我国处于新一轮重化工业大发展的时期,东北钢铁、煤炭等资源禀赋优势与我国产业发展需求相吻合。2014年后,东北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面临产业转型困境,就业机会减少,大量劳动力开始外流。

至于2023年东北短暂的人口回流,陈耀表示,这是经济快速恢复期一系列经济刺激和补贴政策影响下的外出人口回流。但当地的经济环境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导致回流只是特殊背景下的“昙花一现”。

低生育率和老龄化

近年来,有关东北三省人口外流的讨论和关注很多。根据七人普数据,东北三省共流出821万人——其中,辽宁187万人、吉林241万人、黑龙江393万人。

这显然不是一个小数字。不过,同期河南流出1610万人、安徽流出1152万人、四川流出1035万人,均远超东北三省。

实际上,除了人口外流,低生育率和老龄化,也是造成东北人口困局的关键原因。

比起全国,东北早早就面临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低下的问题。七人普结果显示,东北三省36个城市已全部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在此背景下,近几年东北三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下降。

数据显示,2020年之前,东北三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在-1‰上下。但从2020年开始,人口自然增长率负增长趋势不断加剧,到2023年,东北三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下探至-5‰以下,远低于-1.48‰的全国平均线。

从东北人口减少的结构来看,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负增长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2015年,东北整体人口自然增长刚刚转负时,当年东北减少的128.4万人中,绝大多数是人口净流出(125.5万人)造成的。但到2022年,东北减少85.7万人,人口自然减少的数量(48.4万人)首次超过了人口净流出的数量(37.3万人)。

“东北地区人口结构问题比较突出,相应省份存在较低的少儿抚养比和颇高的老年抚养比,未来将会有较长时间的人口包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李恩平曾指出,从人口结构来看,东北地区存在老龄化严重、生育率不足等问题,还需较长时间的人口回流与生育率提升等。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杨成钢向城市进化论表示,东北的人口负增长趋势,不仅有老龄化的影响,也是较多育龄人群外迁流动造成的。虽从人口结构上,短期看不到扭转的苗头,但不排除在新的环境下,东北重获产业发展机遇,从而吸引青年人口回流,促进人口增长。

“东北等北方地区,要走出人口困境,关键还是经济振兴。”陈耀表示,东北要破除产业结构的单一和老化问题。

具体而言,要培育新兴产业,从东北相对有基础的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着手。同时,抢抓未来产业机遇,比如“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单位之一。发展具身智能,有优势”。

此外,东北传统产业的需求仍在,在陈耀看来,应按照新的市场发展趋势,对传统产业进行数智化、绿色化转型。

中心城市的终极比拼

区域人口角力,归根结底是中心城市间的比拼。

近年来,中西部强省会集体崛起,有效带动区域人口增长。2024年,全国人口增长第一城,落在了中西部省会贵阳。其余人口增长靠前的城市,除深圳、广州、杭州等东部经济强市外,也包括合肥、长沙、南昌等中西部省会。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合肥常住人口增长14.9万人,人口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成为新晋千万人口城市。

反观东北,自2021年哈尔滨常住人口跌破千万后,东北便再无千万人口大市。不仅如此,自2021年起,哈尔滨人口已连续三年负增长,截至2023年末仅977.6万人。

大连近年保持微弱的人口增长趋势,现有人口规模刚刚超过750万人,距离千万着实过于遥远。

真正有希望竞逐“下一座千万人口大市”的种子选手,也就只剩沈阳和长春两座城市。

截至2023年末,沈阳常住人口920.4 万人,比上年增加5.7万人。同期,长春常住人口规模910.2万人,比上年新增3.7万人。这样的增量成绩,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并不突出。

此前,沈阳和长春已双双喊出要冲击“千万人口”的目标,并均将时间节点定在2025年——

《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提出,到2025年,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人口规模突破1000万人。

长春也提出,到2025年,“把长春建设成为常住人口超1000万、经济总量迈向万亿的特大型现代化城市”。

就目前来看,两座城市2025年要顺利过线,已几无可能。

核心城市人口集聚能力不强,影响了区域人口增长。而在外界看来,东北的破局之道,一方面要从政策入手,提供更多生育支持;另一方面,则是吸引青年人口流入。

积极提供生育支持方面,不久前,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辽宁省大力提振消费若干举措(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当中就提出,要加强生育养育保障,落实育儿补贴制度。

而在吸引青年人口流入方面,在陈耀看来,总体来看,四座东北中心城市近年在全国城市排名里有所退后,迫切需要提升城市能级。“中心城市的几大功能,除提供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外,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创意。这四城过去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但这几年在文旅吸引力方面,做得还不到位。”

陈耀进一步解释,如今的城市要保持长期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需要不断创新,特别是迎合年轻人的文化需求。“比如长沙靠一杯茶颜悦色让年轻人排队打卡,胖东来宣传豫商文化带火许昌,魔童哪吒让大家又认识了成都的动漫产业。”这方面,东北城市应学习其他城市,进一步释放自身的优势特点。

“东北的人口现象很有代表性,尤其是在北方,天津、山东等省市都有很多相似的情况。”陈耀特别强调,对东北自身而言,要做的是顺势而为,做好产业发展与社会治理。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117273c55.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lantu |
标签:
评论: 东北三省十年少了一个哈尔滨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696) 热点(2659) 新闻(13321) 国际(5365) 娱乐(4732)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39) 音乐(2082) 民生(3846) 行业(363) 财经(1726) 股票(369)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6)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1) 养生(105) 医学(368)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10)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9984) 观点(1031) 房产(1144) 汽车(301)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60) 展会(4) 数码(219) 足球(222) 体育(1083) 教育(1405) 高校(1675) 法制(2241) 军事(550) 游戏(261) 小说(897) 美女(20197)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0) 历史(364)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